2023国考10月25日开始报名!

>>>2023国家公务员公告说明会+职位指导预约

2023国考12月25日开始报名!9月30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发布了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、笔试时间预告》明确写到2023国考从10月25日期报名,笔试时间定于12月3日-12月4日。

2023国考报名时间

距离2023国考笔试仅剩2个月时间,很多考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,近几年综合分析题型在申论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,尤其在省考乡镇试卷中不止测查一道,掌握好综合分析作答技巧成为考试关键,重庆中公教育网为大家整理了几道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技巧,以供参考:

一、审题是关键,答题要核准

综合分析常见四类:

1.解释型综合分析:围绕关键词句谈谈理解,内涵,认识

2.评论型综合分析:围绕某个事件、现象、观点谈谈态度,看法,认识

3.比较型综合分析:围绕两个或三个分析对象谈不同之处

4.启示型综合分析:围绕材料给定案例谈谈从中获得启示

二、分析有思路,找点需准真

以不同题目类型为例,综合分析作答思路大致分为三种,题干逻辑、材料逻辑、题干+材料逻辑

1.题干逻辑

题干是一个句子,有一定逻辑

例1:民生资金重在“民”,不能把民生事业做成“厚皮小馅”的包子==》“民”“厚皮小馅”==》着重解释,本题核心关键词在于“民”及厚皮小馅,那么在文中应当着重解释词汇含义。

例2:基层工作虽然苦、累,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==》当题干中表述足够明确,不需要额外再解释,按题干逻辑写,因此,在文中找点时,我们只需按照“苦累压力大”及“无悔的选择”两方面写,当然,根据逻辑关联词“但”可得出文章侧重点在于无悔的选择,应更加侧重后者。

2.材料逻辑

结合材料宋书记的做法,谈谈对“精准帮扶”中“精准”的理解

按照材料逻辑书写:先后顺序写即可,上下文加工

===》当题干给定一个单独的词汇、短语,没有倾向性,按照材料逻辑书写

3.题干+材料逻辑

理解“新的方式”的内涵

题干提示:新--》有旧,但是表意不明确

===》题干中有提示,但是不多,可以解释含义,具体内容再结合材料

三、作答要扣题,书写应较真

1.题目特色

要求围绕两个、三个分析对象谈谈不同之处,材料都是案例;比较型综合分析作答关键在于书写逻辑与话题的预设

书写形式:

不同之处:1.XXX不同(1分)。A……B……;2.XXX不同(1分)。A……B……;

2.注意事项

分析的验证。需要在要点寻找完毕后,回归题干,明确是否思路清晰,是否真正回答了题干设问。

分析的逻辑。打破分析题目的既有思维,具体分析逻辑由题干设问和材料内容一起决定,切勿套用格式固化思维。

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关于“2023国考12月25日开始报名!”的相关信息整理,更多国考职位和历年面试分数线信息可以进入【国考职位查询系统】查看。

收藏 订阅 小程序
The End

*声明:本站发布的招考动态来源于考试官方网站,本站整理编辑,若涉及版权或错误,请联系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。点击反馈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
二维码
意见反馈